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以系統思維破解充電難(縱橫)

馬維維

2025年11月17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到2027年底,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翻倍增長。文件付諸實施,將加快我國高質量充電設施體系建設,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更大發展,化解眾多車主的裡程焦慮。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到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比“十三五”時期末增長5倍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充電難題仍是制約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影響公眾購車意願的一個短板。

  充電難體現在多個維度上。空間上,一線城市核心區域充電樁林立,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數量較少﹔時間上,小區白天充電樁閑置,夜間一樁難求﹔質量上,許多充電樁故障維修不及時、平台不兼容、充電速度慢等問題突出。

  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充電樁建設投入較大、回報周期長,困擾著運營商﹔居民區配電容量不足、老舊小區電路改造難等問題,制約了充電樁進小區﹔在人口密集區域,建設充電站還面臨著“找地難”困境。

  補上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短板,需要強化系統思維。除了提供財政補貼,政策還需在用地規劃、電力擴容、標准制定等方面打出組合拳。特別是要推動新建小區與商業區嚴格執行充電設施配建標准,從源頭提高充電服務能力。

  技術創新是破解困局的關鍵變量。生產企業需加大力度在電池技術上實現新突破。有條件的充電站也可考慮利用光伏系統和儲能電池等設備,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平台一體化建設則能提高效率,帶給用戶良好的使用體驗。

  農村充電網絡這片藍海值得給予更多關注。隨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推進,農村地區充電需求逐漸增多。結合農村分布式光伏等資源優勢,建設低成本、易維護的充電設施,不僅能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更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綠色動能。

  (摘編自《經濟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7日 05 版)

(責編:彭靜、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