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哲
2025年11月07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標准是世界的“通用語言”。提升標准國際化水平,並非中國產品、服務和標准走向世界的單向道,而是中國與世界深度互動、共享發展的過程
在海外,中國產品背后的中國標准,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不久前,文萊民航局發布最新修訂的民航法規,正式認可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適航標准,並將其列為可接受的設計國適航當局。突破適航認証壁壘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中國生產的飛機有更大的機會進入國際市場,形成更強的品牌競爭力。
標准助推創新發展,標准引領時代進步。從初級產品出口到技術出海,從代工出口到品牌出海、標准出海……回顧我國對外貿易的歷史,“走出去”的邊界不斷拓展,質量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中國牽頭制定國際標准1079項,推動500余項標准實現中外互認。一項項中國標准的出海,不只是促進一筆筆交易的落地,還能為相關行業乃至整個產業鏈帶來新機遇。
中國產品走出去,標准是一道不得不跨越的門檻。從技術標准到環保要求,從質量認証到安全規范,都必須達到目標市場的准入條件,更要適應當地的消費偏好、文化習慣。比如,近年來火鍋、奶茶等中餐品類紛紛走向海外市場,但不少餐飲企業卻因為標准不同,面臨材料合規、供應鏈重整等問題。更加重視發揮標准的先導作用,從積極對接到主動共建,從被動合規到提前布局,“走出去”的步伐才會越來越穩、越來越順。
標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技術規則。隨著中國創新實力的躍升,在一些前沿技術領域從跟跑走向並跑、領跑,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准化體系,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比如,今年,國際電工委員會正式發布了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准,一個重要背景就是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正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在工業制造、零售配送、餐飲服務等領域均有應用。有報告顯示,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82.39億元,佔全球約50%。在新能源、特高壓、5G、人工智能等領域,我國走在技術創新前沿,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優勢,有能力也有責任為全球貢獻更多中國標准與智慧。
也要看到,標准是世界的“通用語言”。提升標准國際化水平,並非中國產品、服務和標准走向世界的單向道,而是中國與世界深度互動、共享發展的過程。從贊比亞的農場,到巴基斯坦的機場,再到印尼的雅萬高鐵,中國標准落地生根,既為當地送去技術紅利,也激活了發展動能。
合作聚勢,共贏致遠。打開歷史的視野,無論是過去引進國際標准,還是今天引領國際標准,中國始終追求以更高標准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穩步推動制度型開放。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擁有開放基因的中國,將在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交流中壯大自己、造福世界。
中國經濟以開放共贏為鮮明特征,是全球包容性發展的典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國際競爭合作形勢不斷變化,把標准升級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標准體系,促進貿易暢通、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產業協同,更多中國標准、智慧和方案將走向國際舞台,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更大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7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