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攜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數智未來

——寫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之際

本報記者 金 歆 劉軍國

2025年11月07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千年古鎮與數字文明,再次迎來一場約定中的雙向奔赴。

  2014年11月,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習近平主席致賀詞強調:“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絡主權,維護網絡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風好正是揚帆時。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互聯網精英齊聚烏鎮,共商全球網絡空間協作共贏之策。世界互聯網大會凝聚共識、搭建平台的作用不斷增強,向全球貢獻著推動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的智慧和方案。

  共同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

  10多年前,當人們首次相聚烏鎮、共論互聯網發展時,網絡空間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正日益凸顯。國際社會呼喚新的解決方案。

  “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創造性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

  順應時代之變,回應世界之需。

  202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指出:“共同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對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重大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和積極響應。

  2024年11月,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發布展示活動舉行,“加強全球天基減災合作,努力消除數字鴻溝”等案例入選。

  實踐案例、概念文件、行動倡議、理論研討……依托世界互聯網大會,一幅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美麗畫卷鋪展開來——

  2019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概念文件,全面深入闡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背景、基本原則、實踐路徑和治理架構﹔

  2020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2022年,烏鎮峰會開幕前夕,《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發布﹔

  2024年9月,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理論研討會,探討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的深刻內涵、重大意義和時代價值﹔

  …………

  如今,“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永久主題。展望未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探尋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新的時代答案。

  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理念要真正落地落實,需要有效的平台。世界互聯網大會及時改革,更好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成立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潮流、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舉措。希望世界互聯網大會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推進,以對話交流促進共商,以務實合作推動共享,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自此,世界互聯網大會從每年一次的國際會議升級為擁有常設機構的國際組織。

  新平台搭建,緊隨而來的便是新實踐。

  “手持”右驂馬碎片,像拼圖一樣,把碎片復原到右驂馬合適的位置上……一位來自斯裡蘭卡的文物工作者戴著VR眼鏡,體驗兵馬俑文物修復過程。這一幕,發生於今年9月在陝西西安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上。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參觀了以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成果,並圍繞相關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后,不斷探索開展各類活動,搭建平台、共謀福祉:2023年6月,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后首次舉辦專題性活動——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今年4月,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中國香港舉辦亞太峰會﹔今年7月,在福建泉州舉辦數字絲路發展論壇。

  此外,世界互聯網大會還圍繞人工智能、數據治理等熱點議題,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新實踐:成立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研修院﹔發布《世界互聯網大會愛(AI)公益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獨行快,眾行遠。如今,已有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10余個機構、組織、企業和個人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員。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交流平台在中國落地,與世界互聯網大會一起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搭建平台。

  中國國際數字產品博覽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一場場中國搭台的“東方之約”,讓世界共享中國的數字機遇。

  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網上絲綢之路大會、亞太經合組織數字減貧研討會……一個個對話交流合作的國際平台,讓有關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發展的洞見在交流中迸發。

  一橋飛架,關山不遠。全球網絡空間的交流互鑒,日新月異。

  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一款機械手靈活地轉動著“手指”,還朝觀眾擺出“OK”“點贊”等手勢……

  “它的外觀類似人手,能安裝在人形機器人上使用,可應用於醫護輔助、工業自動化、教育科研等各場景。”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的展廳中,工作人員介紹一款工業級五指靈巧手。展廳裡,自動駕駛汽車、“眼動輸入”無障礙解決方案、AI繪畫……一個個創新科技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作為每年烏鎮峰會的重頭戲,“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已經成為引領全球互聯網新技術發展的風向標,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從業者前來參觀交流。

  近年來,世界互聯網大會設立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開展“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等諸多特色活動,推動互聯網領域新技術展示交流,促進網絡空間創新發展。

  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以世界互聯網大會為契機,中國積極推動構建更加普惠繁榮的網絡空間。

  習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強調:“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縮小數字鴻溝,在互聯網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話語有力,行動堅定。

  在非洲,中非合作“萬村通”衛星數字電視項目,為1萬個村庄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在亞洲,中國主導發起建設的亞洲直達海纜,為亞太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提供了更安全穩定的數據連接﹔在拉美,中國與多國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創新合作,助力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以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2023年10月,中國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其中明確提出:“開展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援助,不斷彌合智能鴻溝和治理能力差距。”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全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休戚與共、命運相連。

  展望未來,世界互聯網大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更好搭建交流協作平台,助力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一道創造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攜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數智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7日 04 版)

(責編:彭靜、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